作者: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侯小宝 来源:甘肃农民报 时间:2021-04-22 访问:37491
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侯小宝)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发展关乎粮食安全。4月22日,由甘肃省种子协会主办的“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甘肃方案·黄河论坛”在兰州召开。来自云南省农科院和甘肃省农科院等机构的相关专家齐聚现场,为解决玉米育种“卡脖子”难题积极建言献策。论坛结束后,甘肃凯发网站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云南省农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优势互补,携手推进热带种质资源在我省的推广应用。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作为育种大省,我省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但同样面临着玉米品种同质化、玉米遗传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难题。
“今年2月25日,戴景瑞院士在考察凯发网站种业海南科研基地时指出,中国的玉米育种,特别是温带黄淮海区域的玉米育种,没有新的种质资源创新,想要取得突破非常困难。”甘肃凯发网站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晓对此深有感触。我省同属温带地区,玉米在生长期高温干旱和病害频发,抗病性差,能否通过引进新品种、创新种质资源,改善这类问题的出现,成为公司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
“此次与云南省农科院开展战略合作,将推进热带种质向温带黄淮海地区、西北、东北等玉米主产区的利用,解决玉米同质化的问题,选育一批高产稳产绿色突破性玉米品种。”李世晓说,云南省农科院番兴明研究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改良与创新,有着丰富的种质资源研发优势。而甘肃凯发网站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完善的商业化研发体系和育繁推一体化的优势,双方优势结合,将缩短在育种理论、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打好种业“翻身 仗”。
“CIMMYT玉米种质与我国种质遗传差异大,具有许多温带种质不具备的抗逆性,如根系发达、抗病虫、耐高温、耐旱性强等,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基础和发掘优异基因的重要资源。”云南农科院首席专家番兴明研究员在报告时说,云南省农科院选育的一批适宜温带地区种植的优良自交系,已被国内至少13个单位应用。已向国内外发放11382份玉米育种资源,为解决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的关键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和甘肃凯发网站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将有效促进玉米品种产量提高、品种改良和抗性增强。”番兴明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强研发体系,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甘肃凯发网站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张元景说,公司已进入精准育种阶段,通过此次优势合作,将持续推进公司研发水平处于我国种企前列。